侯世科:20年磨一剑,做救援医学的领航人
时间6月12日周五下午,在灾难医学研究院办公楼安静的三层会议室,如约见到了侯世科教授。他的面庞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眼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让人很难想象他曾率队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出生入死。而我们的访谈就随着侯教授平和的话语缓缓展开。
侯世科,1966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天津市杰出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院长。
简介
从事救援医学实战、科研教学近20年,参与组建中国国际救援队并担任首席医疗官,先后率队参加印尼海啸、海地地震、汶川地震、抗战胜利70周年外军保障等国内外救援行动和重大活动保障。带领团队建成国内第一个医学救援技术工程中心、救援临床医学中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22项,领导灾研院申报并获批全国首个救援医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走进救援医学
问:侯院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知道您是救援医学领域的专家,能否先向我们介绍下救援医学的内涵、外延及特点?
侯:好的,我首先讲一讲“救援医学”的内涵。救援医学是研究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科学救援、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区别于传统的急救医学,救援医学是以“大急救”(即救援)为中心,以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急诊医学为基础,融入管理、通讯、运输、建筑、消防、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从灾前准备,到灾中救治、转运,再到灾后康复治疗,需确保对受灾人员“身心同救”。“救援医学”学科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其名称在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目前有很多叫法,如:救援医学、灾难医学、灾害医学、应急医学、灾害救援医学等,具体的学科内涵是一致的。
2004年印尼海啸救援中,侯世科(左一)与多国救援队联合转送伤员
“救援医学”和突发事件密切相关,在我国突发事件主要包含4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比如南方现在正发生的水灾,连续暴雨,城市被淹,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如西部地区常发生的地震灾害等。事故灾难,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由于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重大的灾害。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常见诸报道的煤矿坍塌、渗水事故,还有交通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众所周知的就是今年年初开始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有2003年的SARS疫情。社会安全事件,最典型的如美国911事件。因此,医学救援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涉及面广,救援的组织指挥、现场搜救、伤员转运、物资保障、通信联络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协同配合。
为何投身于救援医学领域?
问:是什么契机,促使您进入救援医学领域?
侯:我带领的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团队,从事“救援医学”专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核心骨干成员均来自于全军救援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执行了20余批次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任务。
如果说契机的话,应该追溯到2000年参与组建中国国际救援队,当时我们在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承接下来。由温家宝总理亲自授旗,我国建立的第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个综合性救援队,由搜索营救队、医疗救援队、后勤保障队等组成,其中医疗救援任务由我和我的团队来承担,这对我们而言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
问:以这项光荣的任务为起点,后续您带领团队经历了哪些事情,从而决心投身于救援医学领域?
侯: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后,先后20余批次在国内外执行救援任务,如新疆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阿尔及利亚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海地地震等等。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应急救援医学中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去探索研究,如伤员在野外抢救中颈部的保护,如果救治措施不当,很可能造成高位截瘫,对伤员本人、对他的家庭、对社会都会形成负担。再比如我们正在深入研究的挤压综合征课题,如果伤员压在废墟下不救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一旦救出未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很快就会死亡,当时救援人员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大家称之为“获救即亡”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其主要因素是存在着对大量肌肉组织的挤压,一旦解压,大量坏死组织将快速入血,造成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等,引发心脏骤停。正是因为这个领域有太多的科研问题需要研究,我们自身也从单纯的救援转向了科研与救援并重。
随着专业研究的深入,我们获批了全军救援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救援装备技术工程中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带教博、硕士研究生。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救援医学”学科内涵越来越丰富,国家和全社会对这个学科也越加重视,目前我院是中华医学会的灾难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委会的主委单位,逐渐形成了“医、教、研、救”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救援医学学科体系。
2006年大兴安岭火灾救援中,一架飞机转运34名中度烧伤伤员
救援医学涉及的要素和要求
问:可否请您介绍下救援医学对相关的救援人员有着怎样的素质要求?
侯:“救援医学”一个重要目的是在灾害现场解决问题,那么在灾害现场对救援人员有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品德方面,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对品德有要求,但是救援医学对品德要求更高,必须有更高的奉献精神,尤其当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员代表国家出国执行救援任务时,在全球众多媒体的聚焦下,每个人代表的都是国家的形象。
第二是专业技术方面,我们更看重的是救援队员的综合技术能力,既需要急救方面专业知识,又需要具备对各类型灾害常识的认识,以及基本的管理知识、先进救援设备的使用技能等等,只有掌握了各项综合技术,才能为实现科学救援提供基本保障。
第三是身体素质方面,在救援实战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全体队员的身体力行,如装卸车、负重急行军、山地救援、高原救援等等,身体素质不好很可能成为被救援对象,会占用本就短缺的救援资源。第四是心理素质方面,众所周知,在重型灾难现场,常常有很多遇难者、遗体等等,在这种惨烈的环境下开展工作,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灾害现场环境复杂,黄金救援期内的救援任务十分繁重,对队员生理、心理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2010年玉树救援中,胡主席到野战医院探望伤员
问:成功开展一项灾难救援任务主要涉及到哪些因素?
侯:关于这个问题,可讲的东西就太多了,我简单介绍一下。一项应急救援任务通常在十几天、甚至几天内完成的,看似时间很短,但是要完成好这项短期而艰巨的任务,背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救援队,要能打仗、打胜仗,以下4方面因素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们平时就需要开展的工作:人员、装备、训练及预案。
首先队员是第一位因素,过去救援队员主要来自急诊、创伤、骨科、重症监护室、呼吸、心内科等医院重点科室,要求是年富力强的队员,即是某领域专家,经验丰富,又要求身体素质要好,此外还要本着自愿、具有奉献精神来遴选队员,也就是前边讲到的要筛选具有“好品德、好技术、好身体、好心理”的四好队员,他们平时是医生,战时是救援队员。
第二就是装备,要配备精良的装备。有了优秀的人才,没有好的装备也不行。我们刚刚组建队伍的时候,国内野外救援装备研发还没起步,而医院用的CT机、超声机及检验检查等先进设备,体积比较大,无法带到灾害现场,需要我们研发便携式、小型化装备。而且很多精密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需要我们研发高温、低温、潮湿、高原等极端环境下可正常开展工作的装备。因此,目前我们进行的装备研究就是向着小型化、便携化、信息化、箱组化和极端条件适应化发展。
2008年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亲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第三就是训练,有了人员和装备后,要模拟各种灾害场景来开展训练,这里就体现出救援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临床医学基本上都按固定场所、固定流程来开展,而救援医学恰恰相反,每次发生灾害不同,场所不固定,灾种不同,救援流程不固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不同灾种在平时就做好模拟训练、实操演练等工作。
最后是预案,突发事件有多个类型,每一类又涉及不同种类的灾害,比如自然灾害中的地震和水灾差别非常大,再比如平原地震、山区地震和高原地震又有不同,我们要针对不同灾害分门别类做好应急预案。当然,我们的预案要建立在国家整体预案基础上,结合救援队性质、任务性质、人员和装备情况具体制定,同时预案要与平时训练相结合,做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按照预案切实实施,有章可循。
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出发 挥挥手,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到离城20多公里,海拔4000多米的蒙子口村藏族灾民
问:您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原首席医疗官,多次带队参加海内外灾难救援任务,您在上述过程中遇到过什么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侯:谈到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实我作为原国际救援队队长兼首席医疗官,执行这么多批次救援任务,就只有一个念头“要把这个工作做好”。但是在每一次救援当中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多,而且每次都不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到足够充分,在救援实战中减少困难,想要完全避免困难是不可能的。
比如汶川地震时,我们在地震发生当晚抵达成都,作为总理亲派的国际救援队,也是最专业的救援队伍,我们肯定要去震中,执行最为困难的任务,但是仅出发十几公里,前面道路完全塌方,怎么办?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所在的都江堰地区出现大量伤亡人员,急需展开救援,因此我们马上调整方案,就地在都江堰开展救援任务。
再比如在海地地震救援中,海地国家比较混乱,200年期间更换了100余位总统,常年发生内战,马路上随时可听见枪声,在这种危险情况下,如何开展救援?当时我们每次去一个地方救援前,我会亲自带骨干队员勘测地形,制定各种应对危险方案,如遭遇突然枪击或爆炸,如何快速避险等。另外,海地的艾滋病发生率高达百分之十几,在救治伤员过程中,如何保护自身,防止感染艾滋病也是主要问题。因此,这种困难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救援具体情况来看,要培养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来克服。
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救援中,参与伤员救治
心之所向与寄语
问:您曾经是位临床医生,现在是研究院院长,治病救人与科研教学构成了交织的主旋律,您如何看待这种角色的转变呢?
侯:最开始我是一位临床医生,后来兼任了国际医疗队队长和首席医疗官,现在任天津大学任灾难医学研究院院长,从临床医生到救援队员到科研教学人员的转变历程,也构成了20多年来从治病救人到教学科研方向的转变。
我个人感觉这实际上是每一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主线始终如一。在初级阶段(前10年),做临床医生为主,同时承担救援任务;在中期阶段(近10年),随着执行救援任务的增多,经验的丰富,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救援实战与救援科研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后期阶段(近两年到今后),随着科研成果的积累,救援骨干人员的成熟,全军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程中心等平台的获批,尤其是来到天津大学,成立国内第一所灾难医学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更大、更高层次的平台,我们要把这20余年的经验好好总结提炼,将救援医学科研与教学并重。
我院今年顺利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设“救援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这是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拿到的首个救援医学交叉学科,进行该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欢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学科优秀本科生报考。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国家级、省市级和地方专业救援队的继续教育,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近两年在我院参加培训的广东、河南、辽宁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都被派到武汉一线,执行救援任务,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从国家各部委到普通人民群众,对灾害救援都前所未有的重视,加上我们有优势平台、有专业的团队,发展“救援医学”学科将具有很好的前景,希望我们能给国家、给社会、给天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开展应急救援指挥官网络推演
问:对标发达国家的救援医学体系,您认为未来我国救援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应如何布局?
侯:对于“救援医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国际上做的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每个国家的灾害特点不同,所建立的学科体系也不同。
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灾害以飓风、龙卷风等风灾较多,森林火灾也较多,还有枪击事件、爆炸事件频发,他们在处置这类事件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实战经验,组织管理、应急培训、装备体系等都相对较完善。在组织体系方面,美国在9.11事件以后整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从联邦-各州-郡县也都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机构。在教育培训方面,美国大学教学培训比较成熟,拥有完备的教材体系,比如我院去年引入的《Cittone 灾难医学》,由美国100余所大学统一编写;同时美国还建有多个综合性的培训演练基地,称为灾害城,每一个占地几百亩至几千亩不等,可模仿多种灾害事故的现场,供专业救援队进行实地培训演练。最后在科学研究上,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很多高校都设有灾难医学研究机构,针对各种灾害的管理、技术及装备等开展科研。因此美国的救援医学组织体系、教学培训及科学研究都比较发达,我国可借鉴其很多东西,但由于体制的差别也不能照搬。
日本,是个岛国,以地震为主要灾种,因此日本围绕地震开展很多研究,从建筑物的防震减震,到全民防灾的科普教育、科学避险。尤其全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做得非常好,一旦发生灾害怎样有序撤退,每个人都训练有素,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以色列,以色列的国情是国家相对面积较小,经常和周边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因此全民皆兵,教官上课时都随身配枪,一有警报立即进入作战状态。由于国家随时处于战争状态,救援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经历完全贴近实战的训练。
灾难医学研究院部分团队骨干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灾害大国。以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体现出国家凝聚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体系、民众健康意识等一系列不足之处。为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救援医学这个专业的认识提高和需求增加,“救援医学”已纳入国家教育部学科目录,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学科。这个学科的专业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未来就业面也比较广,包括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如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厅/局等,各级医政部门,各大医院应急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120急救体系及社会上的应急组织以及各级医院的急救、创伤、重症等科室,我也希望将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考我们救援医学专业。
下一步救援医学主要做好以下七大方面工作:1、建立我国完善的救援医学理论体系;2、建立我国救援医学标准体系;3、建立我国救援医学人才培养体系;4、建立完善的救援医学培训演练体系;5、建立救援医学系统的科研体系;6、建立救援医学应急装备产业体系;7、全民防灾减灾、科学普及。
问:您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可否请您给予在读的学生们一些寄语。
侯: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次,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体验。关于寄语,一方面是希望每一个年轻人,要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顺应时代大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自身的才华,报效国家。另一方面就是强调坚持,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古语有云: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遇事不要抱怨,顺应时势,对未来的事不过分担忧,专注做好眼前事,坚持下去,过去的事不过度留恋,如此就可以。
采访随想
因侯世科教授在采访后将即刻出差,不得不带着一丝遗憾在一个小时后结束了谈话,交谈中他不疾不徐的声音让我深深感受到他的坚定、睿智、豁达和从容。
正如侯世科教授所谈到,生命只有一次,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