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大突破!天大医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

    7月2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天津大学医工交叉平台获得 2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是医工交叉平台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由顾晓松教授牵头的《面向新医科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由明东教授牵头的《面向医工融合特色学科群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

  • 医学部2024级研究生招生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

    7月6日至7月8日,天津大学医学部2024级研究生招生夏令营活动在医学部、天津大学各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顺利举办。本次夏令营参与单位包括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应急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应急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海河医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环湖医院、第五中心医院。经过学部的严格审核与筛选,来自天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

  • 陈敏尔张工带队调研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

    在全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之际,7月12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带队专题调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陈敏尔、张工来到位于天津大学的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听取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察看科研成果展示。陈敏尔强调,要把海河实验室作为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统筹科技、人才、研发资源,推进跨学科、跨区域、广范围、高效率的协同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 全国首届脑-机接口大会在津召开

    7月3日,全国首届脑-机接口大会在津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创建美好的脑机互联产业生态”为主题,来自全国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临床单位及行业头部企业、知名企业的600余名院士专家、业内大咖汇聚一堂,分享脑机交互领域最新技术和前沿成果,激发“政产学研用”整体效能,共探发展前景和合作机遇,共绘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蓝图。大会首日,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主委张凤宝,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中国工程...

  • 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召开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咨...

    6月28日,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咨询论证会于天津大学医学部顺利召开。天津市科技局实验室工作处处长谭振东,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科研院副院长杨博、医学部党委书记李振宇,论证会专家组、中心负责人以及中心成员等共同参会。论证会由杨博主持。参加本次论证会的专家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原党委书记张建宁、西京医院副院长董海龙、天津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灾害事故现场危重症伤员伤情评估与快速诊...

    近日,由天津大学牵头、医学部樊毫军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灾害事故现场危重症伤员伤情评估与快速诊治关键技术装备”(2021YFC3002202)项目2022年度进展会议在天津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织工程类脑智能复合体设计与开发”...

    本站讯  8月5日,天津大学医学部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重点专项“组织工程类脑智能复合体设计与开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天津顺利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侵入神经电生理信号高精度采集与计算芯...

    7月7日,由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秀云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依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侵入神经电生理信号高精度采集与计算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 医学部2位教师受聘2022年天津科普大使

    近日,在天津市第36届科技周主场活动期间,经天津市科协主席办公会议认定,天津大学医学部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樊毫军、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李晓红等十位来自各领域的科普专家受聘为2022年天津科普大使。

  •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成功研发听觉注意神经解码新技术

    近日,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发表听觉注意解码最新研究成果,可在复杂声学场景、多种声音源情况下,基于头皮脑电信号辨识出听者感兴趣的中文语音流。

首页上页12345...1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