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抗击疫情 > 正文

在这场战“疫”中,他们用行动书写了天大医学生的誓言和家国情怀

他们是天大医学部的博士生,也是站在疫情风暴中心的人。

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天大人涵养家国情怀的担当。

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言行,为这场战斗注入天大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对于从医之志的选择,相信会为所有医学生献上生动的一课。


走进红区,选择小离别,为了大团圆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的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

这个春节,绝大多数人只能宅在家里,没有相聚,没有远足,有的人还没有上班,但有的人却从来没下过班。

崔超是天津大学医学部的一名在职博士生,也是天津大学海河医院的胸外科主任。从大年初四开始,他就一直没回家。

  


海河医院作为天津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是战斗的第一现场,从疫情发生以来,这里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战争。1月28日,崔超进入隔离病房工作,负责新冠疑似病人的鉴别、诊治工作。在医院停止发热门诊鉴诊后,隔离病房也随之停止运行。随后,崔超进入海河医院收治危重症病人的一病区,负责起病区内的诊疗,以及与市专家组对接的工作,力求信息通畅,上情下达,使病区内的危重症患者能及时得到各级专家的会诊意见,同时也让各级专家更详细的了解病区内的治疗情况。

“我感觉自己每天像打仗一样,每天迎接我的就是可想而知的忙碌。”作为海河医院第三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崔超总是身先士卒,冲在一线。

“疫情就是集结号。不光是我,所有人都是战士。”崔超介绍,海河医院自疫情发生以来,以吴琦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日夜操劳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以沈军院长、张文龙书记为首的院领导班子不辞辛苦为收治患者的种种事宜排忧解难,每一位夜以继日的奋战在“红区”的同事,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我是老党员,是科室主任,更应该以身作则。”

       


“‘实事求是’是我在天津大学学习中受到最多的熏陶。”崔超说,战胜病毒要以科学之实,战胜恐慌要以信心之实,战胜迟疑要以勇敢之实,脚踏实地方能经得住考验。一病区的两名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但气管切开会有大量分泌物气溶胶喷出,患者肺内沉积的病毒颗粒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稍有不慎对医护人员都是致命威胁。崔超收到指令后,二话没说,无反顾地上了手术台。由于两位患者都是呼吸机及ECMO联合治疗,实施气管切开难度可想而知。防护服很笨重,护目镜上布满水汽,但是凭借日常对专业技术的“吹毛求疵”,崔超很快就找准位置,顺利完成整个操作。

疫情如同一场黑风暴,席卷了数以万计的普通人。在这冰冷残酷之外,还有无数人在努力地钻木生火,用温暖的火光烘热这片土地,崔超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原因,崔超却更喜欢用“理应”二字回答,作为医生“理应”逆行,作为党员“理应”冲锋,只是对于自己一个多月未见的家人,崔超却充满了抱歉。

“选择小离别,为了大团圆。”崔超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同行的付出远远比我多。”谈起疫情结束后的科研工作,崔超想从临床需求出发,借助医工结合,开发精密手术器械以辅助实现胸外科的精准定位诊疗,更好的救治病人。



推进医工信息化,争分夺秒,提供硬核支持

天津大学医学部在职博士生万振,是天津大学海河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从1月20日,万振就进入分秒必争的工作状态,至今已连续加班工作50多天。“不让来也来、让走也不走”,这句话几乎成了50天里万振的口头禅。



信息化支撑方案紧急设计与实施,包括基础临床信息系统保障、通信保障、监控及网络安全、电子病历信息展示及传输、数据挖掘决策支持、医护便捷操作辅助、物联网设备应用、隔离病区内外互通等。除医护人员现场亲手处理的部分外,其他工作几乎均涉及信息化支撑或设备保障,这些都是万振的职责范畴。

争分夺秒,为医护人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强技术“战斗力”。大年初二,万振收到了两天内在海河医院F楼隔离病区紧急安装近200只监控探头的指令。年关加之疫情的双重原因,给万振的工作带来了难关:“根本找不到工人施工,当时真是感觉到无能为力、压力山大。”在万振的带领下,信息中心索性全员上阵,工程师变成真正的“拼命三郎”,经过两天的昼夜抢工,最终顺利完成预定任务。



万振说,“如果说医护人员是战士,那么信息化就是战士手中的武器。考量我们医工人员能力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在这个时候能拿出哪些武器、怎样快速部署使用这些武器。”面对疫情的“大考”,万振不负所托,带领信息中心的医工人员攻下一个个堡垒,取得的战斗成果不胜枚举——对全院现有通讯设备、服务器等重新测试部署,全力确保基础业务正常运行;紧急检查基础网络环境,对部分楼宇进行网络设备升级及信号增强;紧急测试开通云视频会议系统、电信远程会诊系统,进行数字中心音视频设备改造,为所有隔离病区配备便携式PAD终端;紧急研发海河医院疫情实时监控平台、疫情报表消息主动推送平台、多视角近距离视频监测系统、隔离病区内全自动扫描系统、升级改造HIS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等等。

“医工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专业补台“,是万振在科研和工作中的16字箴言。他说,在大战面前,考验的就是专业基础积累程度、学科领域覆盖面、行业前沿熟悉度以及团队核心文化。为了做好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和支撑,满足临床的燃眉之急,很多信息化功能的设计方案必须“一次成型”,这离不开万振处乱不惊的多年经验,离不开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更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管理。在博士期间,智能医学仪器、康复医学、医学仪器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万振的工作注入科学思维,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等课程助其打开团队管理思路,在工作中遇到紧急的棘手问题时,医学部的教师团队也成了万振身后的“智库”。在疫情期间,他所在的海河医院信息中心同天津大学医学部联合申报天津市重点支撑项目“面向新冠肺炎的智能穿戴式组合体征云监护系统研制”及天津大学项目“新冠患者网上问诊系统”,为战胜疫情铸起科学的“利剑”。

“疫情是一块反光镜,它折射出目前临床的一些短板,也为我后续开展研究提供了一些走向。”万振介绍,今后他想在疫情隔离病区的真实场景重构展现、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自动采集系统、疫情数据整体展示系统、基于高清内网远程桌面传输的远程会诊系统等方面进行攻关,带领团队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这就是天大医学生。

从个体到群像,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每一道战线,都能看到天大医科人的背影。他们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常思奉献的热忱,与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

致敬,所有逆行者!

加油,所有天大医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