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 正文

北京青年报:7个中国人的春节“B计划”

记者/李晶晶 纪佳文 颜星悦

编辑/刘汨

15EF8

中国人的年味儿离不开团聚,这不单是一种“形式”,更藏着满心的希冀。回到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身边,终于可以卸下一年的疲惫和压力了。一桌子可能说不上精美、但足够亲切的饭菜,一句句听上去没什么新意、却很真诚的祝福……大多数人心里,都藏着类似这样的新春情景。当又一个春节到来的时候,无论因为变数丛生的新冠疫情,还是个体境遇的不同,每个人距离真正的“团聚”或远或近。但无论身处何处,谁都没法放弃去追寻在这个日子本该有的温暖慰藉。


学校包机送同学们回家

讲述人:煦辰,天津大学大一医学生

我没想到今年能够顺利回到河北廊坊老家过年,这种感觉挺不真实的。本来我已经和室友做好在学校过年的打算了了,我们还打趣反正食堂师傅也出不去,过年会不会给我们做顿丰盛的年夜饭。因为天津的疫情,1月9日我们学校封校了,通知的是起码半个月内不会解封。封校那段时间,学校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还是保留着每天去图书馆、晚上跑步的习惯,生活上基本没什么改变。我在学院这边主要负责新媒体工作,负责拍图片、写文稿,记录一下这段时间学院是怎么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包括参与核酸筛查的志愿活动。天津大学医学部是从2019年才开始招临床专业本科生的,首届的20个学长学姐疫情爆发前都没回家,在第三次核酸筛查时,他们进行了集中宣誓,穿上防护服,做起了“大白”志愿者。我在给他们拍照时很感动,他们比我们大不了两三岁,是我们低年级同学学习的榜样。

本来我已经做好了回不了家的准备,继续在学校做志愿服务,和同学逛逛学校组织的游园会,再给家人录段祝福视频,然后继续投入学习,准备下学期的课程。结果到了1月22号接近零点的时候,我刚要上床,辅导员在群里通知十二点开紧急会,当时就觉得肯定有要事发生。果不其然,教委的通知下来了,正式通知我们可以回家了。开完会已经快凌晨两点了,所有注意事项都讲清了,班长开始统计人数,通知同学们买24号及以后的票。那晚的气氛特别热烈,好多人都从睡梦里醒来,一晚上没再睡,早晨起来就和家里人联系,定时抢票。同学们间也都互通有无,遇到核酸结果没出来的情况,互相帮着出主意。从23号开始,辅导员和老师们就很忙碌了,每个地方的防疫政策不同,如果遇到要强制隔离情况,他们也会帮着协调。学校还给新疆的同学包了架飞机送他们回去,坐了一百六七十个人,对于其它地方学生,都点对点从学校送到了机场和车站。

C314

煦辰的学长学姐们在参加防疫前宣誓

我家乡的防疫政策比较严格,沟通上花了更多的时间,最后确定只要健康监测就可以。因此我也成了我们宿舍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那几天,校园里都是行李箱哗啦啦摩擦地面的声音,到处都充满着能回家过年的喜悦。说来还有些遗憾,提起过年这个话题,我的记忆里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回忆,我从小在城市长大,那些乡村里的舞狮舞龙、烟花鞭炮好像已经离我很远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市区就不让放炮了。我能对“年”有仪式感的记忆都是在中学,高中时期我们的学习任务非常紧,临近过年才会放假,那是我为数不多放松的机会。而且学校通常初三就又开课了,我还知道,有的同学甚至除夕夜还在学习。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公务员,过去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春节假期都要在岗位值守,很早就要开始上班了。虽然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我们社区,但我们能在一起的时间也还是不多。2017年,我的小弟弟出生了,这个小小人儿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我觉得四五岁的小朋友长起来真的很快,所以也盼着快点到家,能看看他又长高了多少。对于我来说,年味就意味着团聚,只要爸爸妈妈弟弟都像往常一样在家里等着我回去,这个年就一定有意义。

北京青年报:https://mp.weixin.qq.com/s/tvEA8dNcTuihd54YANC8OQ

(编辑 董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