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想“福”就能写下福字,实现了!
本站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茜 陈建强,通讯员 董玥欣)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实验室里,两位同学戴好布满电极的脑电采集帽,面对屏幕上的视图书写板,将注意力集中在构字笔画上。在没有任何外界辅助,仅靠脑电控制的情况下让机械臂一笔一画“听话地”写出一个福字。
这个脑电控制系统被称作“哪吒”。多脑协控智臂系统可以通过戴在多位协作者头上的“电极帽”捕获他们的头皮脑电波,经过解码融合各方的合作意图指令,进而控制机械臂执行相应操作。这套系统首次采用“脑脑”协同作业方式,其操控效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相比于单人作业提升了一倍以上,同时将脑控视图空间分辨率由之前的9×12像元提升至12×18像元以上,可以胜任更加精细复杂的任务。
“哪吒”多脑协控智臂系统主要分为脑-机接口子系统和智能机械臂子系统两个部分。在脑-机接口子系统中,为应对单人难以完成的复杂操控任务,团队在之前创造的国际最大的头皮脑电BCI在线控制指令集(108个)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基于时-频-相混合脑信息编码的脑脑协同作业模式,再次大幅提升了脑控指令维度与输出速度,使得“哪吒”智臂能够完成更高阶的脑控动作。
在智能机械臂子系统中,为了实现多脑对同一任务的“无冲突”操控,达到齐“心”协力的目标,团队设计了“哪吒”特定的作业分配和刺激编码策略。以书写为例,“哪吒”智能机械臂就可以将脑-机接口子系统的多维脑控视图指令映射转化为统一的6D空间坐标,从而实现多脑控一臂的汉字书写。
实际上,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早在2016年就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合作成功开展人类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该实验将首次获取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脑-机交互生理特征的变化模型,初步探索意念控制在航天任务中的可行性。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完成复杂作业任务受到极大限制,脑-机交互可以不依赖外周神经和运动系统,将航天员的思维活动转化为操作指令。
光明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V03DVL5tijNOBjfL58oAmA
(编辑 董玥欣)